在小三堂旁的,就是「俗稱」上海老街的田子坊,雖然是老街道,但是在有規劃之下,這邊變成了上海文創的集散地,有許多的上海潮男潮女們在這裡挖寶;在這裡,許多的小巷弄中,也可以吃到許多不同國家的料理,可惜我已經飽到翻天,就沒辦法再吃了。
別看這裡只是幾條街道而已,這裡可是國家3A級景區。本名志成坊的地方,建於西元1930年,從建成開始,就是許多文人、畫家聚集的地方,所以滿充了濃厚的文藝氣息,在西元2001年時志成坊改建,改建後一名十分出名的畫家兼詩人黃永玉將志成坊改名為田子坊,用來紀念在史記中所記載最老長的畫家「田子方」,取其諧音為田子坊。
在田子坊內,不管是新舊地名的牌樓都有,從志成坊的牌樓上可以看到那是民國十九年所建,可以佐證田子坊地區所經過的那段歷史,在志成坊牌樓旁的大多是較舊的建築,而在田子坊牌樓一帶的房子,就可以感受到它是比較屬於近期的建築。
坊內的建築經過了好幾次的增建,加上不同文化的衝擊,呈顯了非常多樣的面貌,涵蓋了折衷主義、新文藝復興、現代主義、中國傳統磚木結構、西班牙式、英國城堡式、巴洛克式各種風格都有。其中以代表上海建築特色的石庫門的建築風格最為多樣,有20餘種。什麼是石庫門的建築風格呢?
由於上海開埠之後,上海灘的勞動需求愈來愈大,許多外地的人都來到上海灘看能不能一夜致富,當人一多的時候,除了吃是很重要的問題之外,住也會是很大的問題,但這些外地來的人怎麼會有錢住的起大戶大院的房子,所以有一些外商頭腦動的很快,他們大量的用木材蓋起了聯排式的房屋,大門一般位於每間房屋的中軸線上(就是一大間主建物隔成很多小間的,每一間都有一個獨立的門,有點像是學生宿舍一樣),但之後覺得使用木板會有火災的問題,所以後來這類的房子就改用石頭來蓋。
通常這樣用石庫門方式蓋的房子,都是用「里、坊、弄、村」來命名,所以如果當你聽到上海的地方是什麼里或是什麼坊的,就一定是有石庫門的影子存在,就好像我們這次來的田子坊(志成坊)一樣。
田子坊特殊的文藝歷史,經過多年的演進,再加上石庫門建築特有的風情,現在坊內內有酒吧、畫廊、藝術工作室、購物小店等,並有老上海居民居住。平常在路上走動的多是國外人,如果不看那些中文字,還以為自己來到了歐洲小鎮(因為滿街都是外國人)。
左邊的這一位呢,就是我們田子坊的吉祥物 -- 「逗號先生」,為什麼會叫逗號先生呢?因為逗號是在文法上很有用的符號,他代表的是一種從容的停頓,就好像來到田子坊的人是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停頓點一樣,可以讓我們找到片刻的寧靜;而且逗號並不是完結,代表的是一種生生不息的態度,每天在田子坊都可以有新的創意跟新的作為。
而且不要小看逗號先生喔!他可是有自己的微博的,如果你也有微博帳號,可以關注他,跟他做好朋友喔!至於右邊那一位,就是田子方本人吧!(我猜的)
在田子坊裡,因為大多是石庫門式的建築,所以店面都不會太大,所以有很多店家都會將桌椅放在門外或是路中間,這形成了一種另類的文化,不過還好上海不會像台北一樣這麼會下雨,不然大家就淋的跟落湯雞沒有二樣了(右邊的就是石庫門建築)
這邊的小店真的很多,如果你是一個很喜歡逛街、淘寶的自由行旅客,記得要多排一點時間給田子坊,不然可能會逛不完喔!
熙來攘往的街上滿是旅客,只是現在的時間太早了,路邊的酒吧不是還沒有開門,不然就是沒有幾個客人
由於這邊的二樓還是有很多老上海人住在這邊,所以就算一樓的商家是多麼的熱鬧,抬頭一看還是會發現這裡是有人居住的證據,不知道在喝酒的時候看到別人曬在戶外的內衣褲是什麼感覺啊?
在田子坊一旁有一間以台北來命名的店,原來這是台灣的日月光來這裡開的百貨公司,這無良的日月光開的百貨公司,不知道有沒有偷排廢水……@@
田子坊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泰康路210弄
行程 --
第一天:中華藝術宮 → 小三堂 → 田子坊 → 外灘
第二天:上海博物館 → 豫園 → 鼓樓 → 南宋御街 → 宋城千古情
第三天:西湖 → 烏鎮 → 新天地
第四天:多倫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