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文章櫃位正在調整中,有點混亂,敬請見諒 另外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請幫忙按一下一旁的廣告,給筆者一點鼓勵,謝謝

目前分類:北部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好久沒有帶我的單眼相機出門晃晃了,為了要再熟悉它一下,就帶著出門晃一下

DSC_0002.JPG

到年底前9:00~12:00持身份證上觀景台只要101元,12:00~17:00享買一送一活動,所以就決定是你了!!!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303火車南行_179 (複製).jpg

火車繼續南行,這一站我們來到了一個很特別名字的車站

20180303火車南行_180 (複製).jpg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303火車南行_135 (複製).jpg

下一站,我來到了埔心,一個我從幼稚園後就沒有再來過的地方,相隔了30年,才又來到了這個車站。

埔心最早是在1900年所設立的,一開始叫安平鎮招呼站,後來到了1902年時設立火車站,叫平鎮驛,一直到了民國44年,因為平鎮驛這個名字一直讓人以為他是在平鎮,因此才又以當地的地名埔心為站名。而埔心這個地方舊名為「草湳坡」,為二個台地的低漥處,早年是客家人來此開墾,為適應當地的環境來農作,便築堤成埤塘貯水,用來灌溉農田,但也造成排水設計不良,使水草叢生,周圍土地溼軟而泥濘難行,故得此名。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下來,來到了內壢車站。

內壢車站是在1902年開站,舊名崁仔腳站,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知道,內壢在整個桃園台地來說,是比較低漥的地方,但是現在的內壢車站跟一開始的崁仔腳站有一點距離,以前的崁仔腳釋大約在現在內壢車站的東北方,是因為崁子腳地勢比較低,有時候火車會爬不上崁子頭,也就是中壢台地的上坡,於是,車站移到現在的地址,到了民國47年後才改為現名。

20180303火車南行_112 (複製).jpg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的,離開鐵道公園後,就要前往下一個鹿角溪公園了

20180303火車南行_056 (複製).JPG

往前走,會遇到中洲街口站的站牌,這時後就要注意,要轉彎囉!!!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303火車南行_030 (複製).JPG

離開了山佳車站,延著後面一直走,就是山佳鐵道公園,然後再穿過去就是鹿角溪公園跟山仔腳公園,距離都不會太遠。

20180303火車南行_028 (複製).JPG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來計劃好要去台中,但是忘了當天是元宵節,導致買不到車票,於是就想說:「好吧!即然沒有票,就一站站玩下去好了。」,所以,我的第一次火車行就這樣開始了。

20180303火車南行_001 (複製).jpg
(七堵火車站)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去蘆洲李宅不管是從蘆洲站或三民高中站走都差不多遠,但從蘆洲站走要會走小路,不然會繞一大圈,所以帶大家走一遍。

20160522台北捷運一日遊_025 (复制).JPG

從蘆洲站出來後延著三民路往三民高中站方向走,看到民族路時右轉。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522台北捷運一日遊_003 (复制).JPG

今天從南港出發,買了一日券後打算去蘆洲一帶走走。

20160522台北捷運一日遊_006 (复制).JPG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就一直有聽過八煙這個地方,一開始是在羅東林場內的車站有在播放影片(我是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宜蘭的景點在宣傳新北的景點),裡面在介紹的是「里山倡議」的精神,那時就有提到八煙聚落,但他雖然很近,不過我是到了現在才有機會來到這裡一看就竟(而且是已經開始收錢之後)

八煙聚落其實不是一個正式的地名,而是一個由古至今的稱呼,所以如果你是要導航到這邊來,用八煙聚落可不見得找的到這個地方,這時你可以定位在綠峰休閒農場,開車來的朋友也可以考慮在這邊吃飯,停車就可以免費。

20160425八煙聚落水中央_002 (复制).JPG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六條通 -- 中山北路一段105巷、林森北路107巷
除了四條通外,六條通是最寬、最熱鬧的巷道。巷內有多家著名的餐廳,如龍都、百家班等;還有一所已六十年的基督教教堂─浸禮聖經會臺北會幕堂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條通 -- 中山北路一段33巷
高級住宅區的開始,木造的日式房子,為我們優雅的證實在這裡生活的風雅時尚。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北火車站附近,有一塊曾風華絕代的地區,由於是在大正年間設立的,所以被取名為大正町,後來日本戰敗離開台灣,這塊地方漸漸的改變了他的面貌,慢慢的被人遺忘;這十條通目前只剩下6 - 9條通保留了一些當年留下的文化外,其他的都快看不見了,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走訪這十條有小日本之稱的地方吧!

首先是在火車站旁的一條通,以前在鐵道旁的小路,現在已經被開僻成大條的市民大道,在過去蒸氣火車的時代,由於蒸氣火車的污染少有人居住,為了淨化空氣在一旁建造了許多的公園綠地,在台鐵地下化之後,就改建成了市民大道。

2015-07-26 11.03.28 (复制).jpg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巴克在全台有許多特色門市,試著透過在地文化結合希望可以打進更多人的咖啡習慣。

基隆在市區附近本來已經有一間星巴克,但由於位處基隆港邊,所以不管是平日還是假日,總是擠滿了尋咖啡香的人們,於是星巴克打算在市區附近再找另一個點,後來看到了在基隆市政府對面的老房子,就決定租下來開一家特色問市。

基隆的開發史相當的早,早在荷西時期就有人在此居住及開發,也曾經是全台第三大的城市,只是經過這幾年下來,這樣一個古老的城市卻沒有留下多少歷史建築,這棟建築是基隆留下來少數的建築,屋主雖然不是基隆當地極有名望的人,但在當年可以在運河邊蓋上一棟這樣的華麗建築,想當然而也是個事業有成的人。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基隆港邊,有一座小小的廟,常常逛街逛一逛不小心就錯過了,那就是基隆三大廟之一的護國城隍廟。

城隍信仰在中國的社會是很重要的一環,城跟隍本來指的是城牆跟護城河(正確來說是沒有水的護城河),有保家衛國之意,後來就慢慢的神格化成一種信仰,通常分為官廟跟私廟,通常官廟是一些對國家社稷有功的人,死後被政府封於他任官處或是家鄉,成為官派城隍,而另一種是對地方有貢獻的人士,被當地人奉為城隍(像是霞海城隍廟)

IMAG1702 (复制).jpg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在基隆你說你要去慶安宮,可能知道的沒有幾個人,但是要是你是問媽祖廟怎麼去,那可就每個基隆人都知道的,早期的基隆因為農耕不易,礦產又還沒有開發,所以基隆人不是做海上貿易,就是出海補魚,所以海上的守護神媽祖當然就成為了基隆當地人非常重要的宗教信仰。

IMAG1667 (复制).jpg

這座有2百多年歷史的廟宇原本不是在這個地方,在乾隆45年(西元1780年)時慶安宮本來是建在牛稠港旁(約現在的西6號至10號碼頭間),沒過幾年後就遷到了現在的地址;後來又經過了地震、戰爭後殘破,於是在民國59年時重新翻修,才成為了現在這個樣子。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來基隆玩,都一定會去廟口吃小吃,但是廟口是什麼廟,可能就很少人知道了。

IMAG1613 (复制).jpg

往往遊客一走過奠濟宮的牌樓後,不是為了要吃有名的鼎邊銼,就是為了要進去廟裡面借廁所,但其實這座寺廟可是從清同治十二年( 西元1873)就在當地守護著人民,距今已經有142年的歷史了。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是台灣最早開發的都市之一,早在17世紀荷西時期就有歷史記錄,由於是個天然的良港,所以自然就成為了人口聚集的地方,今天要帶大家去走的,就是全台灣的第一條運河 -- 田寮河

雖然在很多人的記憶中,田寮河就是一條又髒又臭的河,但當年他可是跟旭川河(現以填平,崁仔頂一帶)號稱是基隆二大運河,掌握了基隆一半的經濟命脈,後來到了日治時期,日本人在1907年推動的市街改正計劃後,田寮河二岸慢慢的成為了日本人聚集的地方,到現在田寮河延岸可以說是基隆最熱鬧的地段也不為過。

就讓我們從頭開始走吧!首先是運河頭到財鼠橋中間這一塊,很明顯的可以看的出來這邊的寬度比後面的河寬了二倍,因為這邊以前是讓船迴轉的地方,當年田寮河最主要的用途是載運從山上運下來的木材還有礦產,所以當運輸船到此處後,就會延著週圍繞一圈後把貨物裝上,然後就運到運河的另一端基隆港去做交易。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在往大粗坑古道的路上,會經過一間崑崙養生莊園,這邊原來是叫崑崙藥用植物園,後來因為經營不善所以就關園了,經過了一陣子之後,被現在的「崑崙養生莊園有限公司」賣下,改成了崑崙養生莊園,目前還沒有正式裝修完成,但是為了配合桐花季,所以到5/31之前開放免費入園,機會很難得,有去這邊看桐花的朋友不要錯過這一個點。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就是賞桐花的時間,有許多知名的賞桐景點都會擠滿了遊客,但其實還是有很多賞桐的私房景點等著大家前去,就像是這次要去的小粗坑古道。

小粗坑是當地的地名,有小粗坑當然就有大粗坑,這個名字原本是溪流的名字,大粗坑古道是龍潭地區前往石門山(石門水庫)一條很重要的道路,原本是牛車在通行的,所以還算的上是平穩好走,而小粗坑就是大粗坑分出來的支流,相較起來是比較難走的泥巴跟石子路,但也就是如此,所以保留了非常豐富的林相,現在才成為賞桐的好地方。

延著台三線乙一直走,彎進打鐵坑溪旁的產業道路不一會兒,就可以看到小粗坑古道的指示牌,若你真的沒有看到,只要你看到路邊很多人停車的那個地方就是了。若你繼續往前前進,就可以看到大粗坑古道,不過因為如果你是從大粗坑走回來,一路都是下坡比較危險,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從小粗坑從上爬會安全一點。

文章標籤

哈~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